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颁奖典礼: 以棋为媒,共筑国粹传承新篇 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颁奖典礼于8月21日隆重举行,本次比赛深度汲取过往大赛精髓,融合本土象棋文化底蕴,携手权威嘉宾、爱心赞助商与获奖团队,共同书写了一段“以棋育人、以赛传文”的动人篇章,为广东青少年象棋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经典传承:颁奖逻辑里的成长脉络 在体育赛事的璀璨星空中,颁奖环节是荣耀的凝练,更是精神传承的桥梁。 回溯象棋赛事颁奖传统,“个人荣誉彰显实力,团体奖项凝聚合力”的双轨并行模式,始终是连接赛事进程与文化传承的纽带。本次锦标赛颁奖环节,延续“个人 - 团体”梯度推进的经典逻辑,以年龄组别为纵轴,串起青少年棋手从7岁到16岁的成长轨迹,让“以棋启智、逐梦前行”的故事,在颁奖台次第铺展。 从7岁男子组开启颁奖序章,到16岁女子组为个人奖项收官,每一步颁奖,都是青春与棋艺交融的见证。7岁棋手的懵懂朝气、12岁选手的思辨成长、16岁少年的成熟沉稳,在颁奖流程中层层递进,呼应着象棋传承“代代接力、生生不息”的深刻内涵,更延续了大赛“聚焦人才培育,厚植传承土壤”的价值内核。 团体奖项则以7岁组为起点,覆盖至16岁组,展现了广州棋院、广东御圣青年队等夺牌团队的奋斗成果。从男子7岁组广东御圣青年队、广州棋院的冠亚之争,到16岁组团体奖项的巅峰对决,团队协作的力量与地方象棋培育的成效,在颁奖环节清晰彰显,让“个人荣耀植根团队土壤,地方发展赋能象棋传承”的理念,化作看得见、触得着的现实。 二、权威赋能:嘉宾阵容的深度联结 颁奖典礼的庄重与温度,离不开权威嘉宾、地方力量与支持伙伴的共同托举。本次颁奖典礼汇聚多元力量,构建起“行业引领 + 地方支撑 + 社会协同”的立体生态,让颁奖环节成为象棋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 (一)行业权威:棋界泰斗的精神指引 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象棋协会会长、象棋世界冠军、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吕钦先生,以行业巅峰者的身份亮相颁奖台。他的参与,不仅为赛事荣誉赋予世界级背书,更让青少年棋手在与棋界泰斗的对话中,触摸到“追求卓越、永攀高峰”的棋道精神。正如过往全国象棋赛事、世界象棋锦标赛的经典颁奖场景,顶级智慧与青春力量的交汇,为象棋传承注入了信仰般的动力。 (二)地方力量:乡土文化的守护担当 惠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苏素娥同志、副局长宋培如同志,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群体科科长陈少宏同志等地方领导,深度参与颁奖环节。作为“全国象棋之乡”文化底蕴的守护者,他们以地方文旅体系统推动者的身份,见证本土赛事对“喜迎十五运,当好东道主”使命的践行,让颁奖典礼成为展示惠东象棋文化名片、传递地方体育温度的窗口,延续了地方赛事“扎根乡土、反哺文化”的传统基因。 (三)支持伙伴:社会力量的协同共筑 享海国际酒店副总经理李泽源先生、广东智尚莲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浩先生、深圳市棋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赖晋强先生等赞助企业代表,打破“单纯赞助者”的角色边界,以颁奖嘉宾的身份登台。他们的参与,是“社会力量赋能体育事业”模式的生动实践,让商业温度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从赛事保障到荣誉传递,支持伙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象棋生态共建者”的责任,为后续赛事合作、青训推广埋下了协同发展的伏笔。 三、细节创新:文化浸润的生动表达 相较于传统赛事颁奖,本次颁奖典礼在“文化符号植入”与“价值阐释延伸”上大胆创新,让颁奖环节成为象棋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 (一)颁奖词的在地化呼应 每一组别颁奖时,颁奖词都巧妙融入惠东本土元素与赛事使命。为8岁组棋手颁奖,关联“惠东象棋进课堂”的育人成果,寄语少年“像惠东学子汲取知识般,从象棋中收获智慧”;为12岁组选手颁奖,锚定“十五运东道主”的责任,鼓励他们“以棋艺之精,展东道主之姿”。颁奖词不再是简单的流程台词,而是“赛事价值阐释 + 本土文化宣讲”的生动窗口,延续了大赛“以赛传文、以文育人”的高阶追求。 (二)荣誉衔接的象征意义 14岁组和16岁组团体奖项,特别邀请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象棋协会会长、象棋世界冠军、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吕钦先生颁发。这一安排,既延续“巅峰荣誉匹配巅峰组别”的大赛传统,更暗含“迈向成年赛场预备役”的期许。当14岁和16岁少年接过奖牌,触摸到的不仅是赛事荣誉,更是象棋生涯进阶的方向,让颁奖典礼成为青少年棋手成长路上的“精神加油站”。 四、价值延伸:从颁奖台到传承路 本次颁奖环节,不止于“表彰当下”,更着眼“启迪未来”,在经典大赛传承中,拓展出象棋文化传播与青少年培育的新路径。 (一)对棋手:成长路上的精神坐标 阶梯式的颁奖流程,为棋手们具象化呈现“坚持即成长”的象棋哲学。从7岁初登赛场的紧张,到16岁谢幕赛事的从容,颁奖典礼见证的不仅是棋艺的精进,更是毅力、智慧与团队精神的沉淀。这份贯穿成长的荣誉记忆,将成为他们未来面对挑战时的精神坐标,延续大赛“育人为本、以棋砺人”的内核。 (二)对地方:文化名片的立体塑造 借颁奖仪式的传播势能,“全国象棋之乡”惠东的文化底蕴,与青少年赛事深度绑定。从地方领导的参与,到颁奖词的在地化设计,惠东的象棋故事、体育热情,通过颁奖典礼传递给更广泛的群体。这不仅强化了地方文化标识,更让赛事成为塑造地方文化名片、吸引象棋人才汇聚的引力场,延续地方赛事“文化赋能发展”的功能。 (三)对生态:协同网络的持续扩容 多元嘉宾的参与,编织起“政府 + 协会 + 企业 + 社会”的协同网络。权威协会的引领、地方政府的支撑、企业力量的注入,让象棋传承从“行业内循环”,走向“社会大协同”。这种模式的探索,为后续广东青少年象棋赛事的举办、青训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可复制的“共建共享”经验,推动象棋生态持续扩容升级。 当最后一块奖牌颁出,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象棋锦标赛的帷幕缓缓落下,但象棋传承的新篇才刚刚开启。这场颁奖典礼,是经典大赛模板的“广东青少年化”演绎,既有传统赛事的庄重秩序,又融入本土文化的鲜活表达;既完成了“表彰荣誉”的基础使命,更实现了“传承棋道、联结社会、赋能未来”的深层价值。 未来,让我们携手权威嘉宾、爱心赞助商、获奖团队与所有热爱象棋的伙伴,以颁奖典礼为新起点,在“全国象棋之乡”的沃土上,继续播撒象棋传承的种子,培育更多青春弈者,共同书写广东青少年象棋事业“以棋为媒、以赛传文”的永恒篇章,为“喜迎十五运,当好东道主”注入澎湃的象棋力量! 附录一:颁奖嘉宾名单 1、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广东省象棋协会会长、象棋世界冠军、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吕钦 先生 2、惠州市文化光电旅游体育局 群体科 科长 陈少宏 同志 3、惠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党组书记 苏素娥 同志 4、惠东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副局长 宋培如 同志 5、广东省社会体育和训练竞赛中心 群体部职员 潘在新先生 6、广东省象棋协会 名誉会长 袁炜年 先生 7、广东省象棋协会 副会长 孙寿华 先生 8、全国象棋之乡 温州平阳象棋协会 会长 鲁永钞 先生 9、本次比赛仲裁委员 全国象棋之乡惠东县棋类协会会长 马冠文 10、本次比赛仲裁委员 象棋大师 张晓平 先生 11、享海国际酒店 副总经理 李泽源 先生 12、广东智尚莲合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唐浩 先生 13、深圳市棋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赖晋强 先生 14、享海国际文体艺术中心 邱楚莲 女士 15、本次比赛裁判长 国家级裁判 谢启文 先生 附录二:赞助商名单 1. 享海国际酒店 2. 小联猫AI下棋机器人 3. 深圳市乙祖元道天然泉水(福得期泉)有限公司 4. 惠州市华阳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5. 广东海韵膳食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恒欢喜团圆中心 6. 深圳市棋博士科技有限公司 7. 惠东县棋类协会 附录三:组别获奖团体名单汇总: 一、男子7岁团体组 1. 广东御圣青年队 2. 广州棋院 二、8岁团体组(混合组) 1. 广州棋院 2. 广东御圣青年队 3. 深圳市群众体育促进中心 4. 潮州市象棋协会 5. 罗定市棋类协会 6. 广州市增城区棋童馆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7. 澄海象棋协会 三、男子9岁团体组 1. 广州棋院 2. 广东御圣青年队 3. 深圳市象棋协会 4. 汕头棋院 5. 惠州博弈棋院 6. 东莞市名将棋院 7. 罗定市棋类协会 8. 汕头金珠棋苑 四、10岁团体组(混合组) 1. 广东御圣青年队 2. 广州棋院 3. 汕头棋院 4. 广东东湖棋院 5. 潮州市象棋协会 6. 汕头金珠棋苑 7. 深圳市象棋协会 五、12岁团体组 1. 广州棋院(团队名次1) 2. 广东御圣青年队(团队名次2) 3. 东莞市凤岗镇象棋协会(团队名次3) 4. 深圳市象棋协会(团队名次4) 5. 东莞市凤岗铭星艺术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团队名次5) 6. 汕头棋院(团队名次6) 7. 罗定市棋类协会(团队名次7) 8. 珠海市斗门区黄杨棋院(团队名次8) 六、14岁团体组 1. 广东御圣青年队(团队名次1) 2. 深圳市群众体育促进中心(团队名次2) 3. 广州棋院(团队名次3) 4. 汕头金珠棋苑(团队名次4) 5. 惠州博弈棋院(团队名次5) 6. 广东东湖棋院(团队名次6) 7. 汕头棋院(团队名次7) 七、16岁团体组 1. 广州棋院(团队名次1) 2. 广东御圣青年队(团队名次2) 3. 惠州市惠东县稔山中学(团队名次3) |
上一篇:第22届亚锦赛(U16、U12)中国队选拔赛在浙江杭州落幕
下一篇:体育总局棋牌中心关于公开征集2026年全国象棋赛事活动承办单位的..